共建共享兩周年,電信聯通聯合創新,“1+1>2”效應全面顯現
2019年9月,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簽署《5G網絡共建共享框架合作協議書》,在全國范圍內合作共建一張5G接入網絡。兩年過去,5G網絡共建共享結碩果。最新消息顯示,截至2021年7月底,電聯雙方的 5G 共享基站達47.8萬站,累計節省超千億。
電信聯通踐行新發展理念,以共建共享創新5G網絡建設模式,推進速度、質量、效果均超過了預期,不僅實現了合作共贏,也為行業樹立了發展模板。
共建共享打造
5G綠色發展新模式
5G商用初期存在投資規模大、運維成本高、盈利模式不夠清晰等問題,如何多快好省地推進5G建設?中國聯通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唐雄燕表示,中國在5G建設上面最大的創新就是共建共享。
在沒有任何經驗可借鑒的情況下,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大膽探索、全力推進共建共享兩周年,電信聯通聯合創新,“1+1>2”效應全面顯現,實現了用最短的時間、花最少的投資,快速形成5G網絡覆蓋能力,預計到今年年底,5G共享基站規模突破70萬站。
在最近的2021世界5G大會上,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表示,與中國聯通全面開展5G共建共享,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 SA共建共享商用網絡,通過雙方的緊密合作和持續創新,在關鍵技術和網絡運營方面實現了重大突破,實現了站址、頻率資源的共享,達到了“1+1>2”的效果,對未來全球5G網絡建設模式產生了深遠影響。
中國聯通董事長劉烈宏也表示,共建共享5G SA網絡,已覆蓋全國市縣以上地區,產生了大量的協同效應,預計每年可節約用電120億度、二氧化碳減排377萬噸。
可以說,5G共建共享節能降耗,綠色建網,降低未來5G網絡建設和運維成本,提高5G競爭力,實現雙方互利共贏。
多項創新高效
推進5G共建共享
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探索的共建共享實現了5G建設中的多項創新。
首先,在管理方面
雙方組建聯合工作機構,建章立制,重塑流程電信雙模單待,通過系列化的創新解決方案,保障了網絡的運行質量和雙方業務、用戶的感知一致,推動“規、建、維、優”全流程貫穿與協同。
其次,在技術方面
一是全球首創NSA共享技術以及共享網絡下的NSA向SA演進技術。通過雙錨點共享、單錨點共享載波、單錨點獨立載波等系列創新方式共建共享建成的NSA網絡質量優良,保障5億的4G用戶“不換卡、不換號”同時接入共享5G網絡。通過采用雙模終端手機自適應NSA/SA網絡的演進技術,成功解決了共享的NSA向SA演進的路徑問題。
二是首創了5G共建共享的國際技術標準。在世界移動通信大會5G共建共享峰會上,中國電信副總經理劉桂清透露,在3GPP R16標準中,中國電信主導完成了10項技術標準的制定,授權專利超過30個。在R16標準周期內,在3GPP RAN中,中國電信主導立項,列全球運營商第一。
再次114移動站,在運營方面
電信聯通通過引入雙北向資源調度、切片資源分配、區塊鏈等技術,進一步提升運營效率,構建互信機制,實現雙方運營的透明可視,高效協同。
,
更大范圍推進5G共建共享
盡管5G共建共享網絡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但發展仍然有許多困難和挑戰,如何在共享網絡下實現資源公平調度和高效協同,都是待解決難題。中國電信希望能夠加強上下游產業鏈各方的交流合作電信雙模單待,不斷開展共享網絡、終端、業務等方面的持續創新和高效協同。
隨著共建共享走進了深水區,在5G充分合作合力共贏的基礎上,深化網絡資源共建共享合作成為共識。
電信聯通啟動2.1G 5G集采,5G共建共享從3.5GHz頻段擴展到2.1GHz頻段,共建共享繼續加碼。
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此前共同發布了《2021年5G SA建設工程無線主設備(2.1G)聯合集中采購項目》,采購規模達到24.2萬基站,意味著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5G共建共享從3.5GHz頻段擴展到2.1GHz頻段。
2021世界5G大會上,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透露,在農村地區,將利用低頻優勢,推動更大范圍的共建共享,從而實現城市兩張網,農村一張網,快速實現廣域覆蓋。
END
向“通信信息報”投稿,請致信:,
稿件一經刊發,將根據文章質量,
提供千字200元-500元的稿酬。
其他合作、建議、新聞線索,
歡迎于微信公眾號后臺聯系我們。
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為止,感謝您的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