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張艷)昨天中午1點36分,施工人員在中俄原油管道漠大線末站大慶林源站順利從原油管道中取出清管器,標志著中俄原油管道漠大線試運投產成功,中俄原油管道輸油全線貫通。2011年1月1日開始中俄原油管道開始輸油 每年可供應1500萬噸,俄羅斯將通過這條管道每年向中國供應1500萬噸原油,合同期20年。
一直以來,來自俄羅斯的原油都是由火車運到中國,因人貨搶車、天氣等種種原因,往往不能達到計劃運送數量,原油管道的投產無疑使我國安全穩定的原油供應添新保障。這也是一條歷經16年磋商方建成的中俄陸上原油運輸大動脈。
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羅斯遠東管道斯科沃羅季諾分輸站,止于中國大慶,全長近1000公里,設計年輸量1500萬噸。油源來自中俄的貸款換石油項目。2008年中俄原油管道一線工程中俄原油管道一線工程114,金融危機席卷全球,需要資金的俄羅斯與中國簽訂了諒解備忘錄,中國承諾分別向俄羅斯石油公司和俄羅斯石油管道運輸公司提供150億和100億美元的貸款,俄方向中國出口3億噸石油作為貸款保證。
此次試投運分為管道注氮、管道投油和不同輸量下的管道試運三個階段。值得關注的是,中俄原油管線途經地區天氣極端嚴寒,最低溫度達到零下53攝氏度,這是我國管道建設史上首次超低溫原油管道投產一次成功。目前,中俄原油管道生產運行正常。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為止,感謝您的查閱!